在各种教义中,预言被解释为,超自然实体传达给人类的信息,可能是启示、指示或劝告。或是预言家们经过学习获得的技能。从字面意思解释,预言就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测。
这个预言的源头,可以追溯到楚国的一位贵族南公。他擅长天文学,在古代,就是看天象,属于阴阳学范畴。他曾说,楚国就算剩下三户人家,只要大家团结起来,一定可以打败秦国。
楚南公的激励,经过后世的流传,在秦末的反抗中,起义军将其作为动员名言,并成了支持大家与秦朝抗争的坚定信念。结果,秦朝在陈吴、项羽和刘邦的前后举义中灭亡。
后世对秦始皇的关注,除了统一六国外,就是追求长生不老。他支持卢生外出寻药,最终无果。但卢生是方士,他的外出还是有成果的,发现了《录图书》,书上有此预言。
嬴政对此的理解,胡人可能进犯。为了安心,他就下令,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。还派遣了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驻守边界。但秦朝,最终在胡亥手中结束了短暂的命运。
第三个预言是关于隋朝史万岁的。史万岁在隋朝建立过程中,攻打突厥,平定婺州、越州和苏州的叛乱,降服羌族绥南,战功赫赫。
行经南宁州,在诸葛亮曾擒拿孟获的南中之地,将士们发现了一块他留下的碑文,跟“万岁”有关。据说,对于此文的意思,诸葛亮并未多做解释。
第四个预言是“女主武氏有天下”。据《书》记载,袁天罡曾见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媚娘。因不知孩子性别,他认为是为男婴,并为其批命:“若为女,当作天子”。
后来,此预言逐渐传播开来,唐太宗为了江山社稷,还特意进行了查证,并将此预言安插到李君羡身上。李君羡因被君王怀疑,至死可能都不太明白真正的死因。
第五个预言,见证了封建王朝的终结——叶赫那拉氏的复仇。清太祖在征战中,吞并叶赫部落后,布扬古曾说出此预言。
200多年的君王更替,大家并未将这个预言当真。到了咸丰皇帝,他的妃子中有一位是叶赫部落的后代,后来的慈禧。她联合皇族成员夺权后,成了清末的实际掌权者。
她参与执行时期,清朝在外交、内政上逐渐走向没落。她在晚年的肆意挥霍,决定了清末的飘摇动荡和衰亡。
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儿丝织物,有上下两行字: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,均为缪篆体。
经专家初步鉴定,此织品应该出自西汉中后期,出土之地应该是西域的精绝古国,用途也许是“护腕”。
据史料记载,汉朝初期,朝堂和民间较为流行“黄老学说”,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。织品上的“五星”,可能指的是“五行”。
从天文学角度而言,五星连在一起,在古代也被视为祥兆。天文学家推测,下次的五星连珠将出现在2040年,在我国,是可以看到此奇景。
因出土时,织品已零碎,拼凑成整体后,专家发现,织品除了上述八个字外,还有十三个字:“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于天无极”。
结合考古和历史的现有研究,相互佐证,物品上的记录,应当是,汉宣帝调派将领讨伐南羌的一场战役。
参与奋战的将领,或许为了歌颂君王的功德,或许为了呈现战争的事实,或许为了标榜自己的功绩,用织品记录了这次交战。
考古学家的挖掘,让它重见天日,也为后人增添了解那段历史的资料。后人如何解读,前人真是“鞭长莫及”。
织品除了具有制造技术、军事、社会和历史价值外,还提到了“中国”,这是现有发现中,最早的记录。
看待预言,人们应该考虑预言家们所处的时代。古代,由于科技受限、朝代更替中政策的变化,很多预言内容不能进行验证。但很多大师,首先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。
如袁天罡,精通天文学,通晓卦象和玄学。邵雍,对文学和易学研究颇深。刘伯温,在文学、军事和政治等方面造诣匪浅。
他们结合自己的所学,通过分析,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推演,得出结论,最后得到验证。这是预言家们将所学运用实践,智慧叠加显现出来的效果。
多次验证结果的准确,让后人对他们的分析更加坚信。代代传承和记录,成就了世人看到的“确凿”预言,也树立了预言家们的形象。
当然,引为鉴戒,参考历史,可以察觉过往的不足,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,避免不必要的损失,或借鉴古人经验,及时止损。能够结合现有经验去探查来日,有备面对总好过措手不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